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凤回巢(重生)第134节(2 / 2)


  男子虽然皮肤松弛眼角有了皱纹,依然身材挺拔脸孔英俊,看得出年轻时候必定是个美男子。此时头上已经有了不少白发,显得憔悴苍老。

  妇人比男子更显出几分老态,头发上缕缕银丝,额头眼角满是皱纹。因为大病初愈,又一路奔波劳碌,眉宇间尽是倦色。走路时,步履略略有些蹒跚。

  这对夫妇,正是沈老太爷沈老夫人。

  顾莞宁遥遥地注视着两人,目中俱是冷意。

  前世,她和沈家人几乎从无交集。

  知道沈氏和沈谦的隐秘之后,她和沈氏反目,又嫁给太孙,成了太孙妃。沈家两位舅爷在背地里打着她的旗号,各自谋了更好的官职,得了不少好处。

  宫变后,太孙身亡,她领着儿子逃出京城。后来有武将领兵来投奔,也有文官暗中支持她们母子。

  身为她外家的沈家人,却一直保持沉默。在齐王登基后,甚至主动地向齐王上书追捕她们母子回京。

  齐王显然也不屑于出手对付沈家,也因此沈家并未受她牵连。

  几年后,她入主慈宁宫,成了大秦最年轻的太后。

  沈家人竟厚颜无耻地进宫攀亲,被她毫不客气地全部撵了出去。后来,她暗中处置了沈氏和顾谨言。沈家人明知道沈氏母子死因有异,却没一个敢吭声。

  第200章 沈家(二)

  为了攀附权贵,为了荣华富贵,不择手段,厚颜无耻。

  这样的外祖父外祖母,让人生不出半点亲近之意,想一想都觉得膈应。

  顾莞宁默然地站在门口相迎,神色间毫无欢喜。

  沈老太爷夫妇两人远道而来,惊惶不定,心事重重,眉头紧锁,神色凝重。

  两个儿子如今都在天牢里关着,也不知到底是惹上了哪一路仇家。他们在西京待着,对京城的情形并不清楚。如今能求的,也只有定北侯府了……

  当两人看到站在门口的美丽少女时,不由得一愣。

  倒不是认不出来人是谁。这个少女,容貌和当年的顾湛生的颇有些神似,美丽夺目,气质不凡,显然就是他们嫡亲的外孙女顾莞宁了。

  可是,他们的女儿沈梅君呢?

  为什么她没有出来相迎?

  还有,沈家和顾家是正经的姻亲。他们两个身为长辈,亲自登门造访。太夫人身为一品诰命,不出来相迎也就罢了。顾家长房和三房的人竟然也都没露面,只让顾莞宁一个人出来相迎,未免太过轻慢了。

  沈老太爷心中不快,面色不由得沉了一沉。

  沈老夫人心中忧虑焦灼,倒是无暇计较这些,快步走上前,一把拉住顾莞宁的手,殷切地说道:“你就是宁姐儿吧!这么些年,我和你外祖父一直惦记着你。可惜京城路途遥远,不便来探望。我竟是第一次见到你。”

  左手攥着顾莞宁的手,右手抬到了眼角边,不停地擦拭眼角。

  一想到两个还坐在牢中的儿子,沈老夫人便满心悲戚,不用怎么假装,眼角就湿润了。看着就像一个慈爱的外祖母。

  沈老太爷压抑住心中的不满,也挤出怜爱的表情来:“是啊,没想到,宁姐儿已经长这么大了。”

  相较之下,顾莞宁的反应就冷漠多了。

  她扯了扯唇角,声音淡淡:“外祖父外祖母一路奔波辛苦了。祖母两个多月前重病不起,一直卧榻休养。今日听闻外祖父和外祖母来了,特意起身在内堂相侯。请外祖父和外祖母随我一起进去吧!”

  沈老太爷沈老夫人一起笑着应了。

  沈老夫人忍不住问了一句:“宁姐儿,你母亲人呢?难道她还不知道我们到了侯府?还有言哥儿,他怎么没来?”

  顾莞宁目光一闪,淡然应道:“母亲身患恶疾,易传染他人,因此一直在荣德堂里静养。等见了祖母,我再领着外祖父和外祖母去荣德堂看望母亲。”

  “阿言前些日子也生了病,被送到了普济寺里暂住。今日怕是见不到了。”

  沈老太爷沈老夫人对视一眼,心中惊疑不定。

  女儿沈梅君病了在荣德堂里静养。孙子顾谨言病了,不在府里医治,反而送到什么普济寺里……

  世上哪有这么凑巧的事!

  这其中,一定另有缘故!

  ……

  时间仓促,沈老太爷沈老夫人也无暇细想,很快便随着顾莞宁进了内堂。

  原本坐在椅子上的太夫人,在两个丫鬟的搀扶下起身,略一点头:“沈太爷沈夫人,请坐下说话。”

  今日来是有求于顾家,姿态当然要摆得低一些。更何况,太夫人是朝廷钦封的一品诰命,身份尊贵。以他们夫妻的身份,在太夫人面前本就该毕恭毕敬。

  沈老太爷忙道了谢:“多谢太夫人赐坐。”

  沈老夫人也附和了一句,然后随着沈老太爷一起坐下了。

  顾莞宁走上前,站到了太夫人身后。

  太夫人脸上毫无笑容,目光冷冽。既不问来意,也不说话,就这么定定地看着沈老太爷和沈老夫人。

  顾莞宁冷艳明媚的俏脸也格外漠然,看着沈老太爷沈老夫人的目光里,带着冷漠和审视。

  沈老太爷夫妇就是再迟钝,现在也察觉到不妙了。

  到底是出什么事了?

  两人迅速地对视一眼,由沈老夫人陪笑着张了口:“刚才听宁姐儿说,太夫人近来身体有恙。老身看着,太夫人的气色倒是还算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