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凤回巢(重生)第484节(1 / 2)





  定北侯府。

  崔珺瑶正陪着太夫人轻声闲话,手中抱着几个月大的俊哥儿。

  太夫人目光不时地落在曾孙的小脸上,唇角含笑,心情十分舒畅。

  紫嫣迈着轻快的步子走了进来,笑着禀报:“启禀太夫人,太孙妃回来了。”

  太夫人既惊又喜,霍然站了起来:“宁姐儿怎么忽然回来了?”竟也没提前说一声,忽然就回了府。

  崔珺瑶也笑着起身:“想来是要给祖母一个惊喜。瞧瞧,祖母现在多高兴。”

  在太夫人心里,顾莞宁就是心尖上的宝,谁也及不上。崔珺瑶早明白这一点,倒也没怎么泛酸。

  太夫人满心欢喜,出门相迎。

  刚走出正和堂,顾莞宁便已迎面走了过来。

  昔日冷艳明媚的少女,如今已有十八岁,正是一个女子最美的年龄。犹如盛开的牡丹,风华无双。

  “祖母,”顾莞宁远远地喊了一声,步伐快了起来。

  太夫人激动之余,也快步迎了过去。还没来得及说话,顾莞宁已经扑入她的怀中,紧紧地搂着她,哽咽不已:“孙女不孝,总让祖母操心。”

  太夫人目中闪过水光,笑着拍了拍顾莞宁的后背:“回来就好。祖母亲眼看到你安然无恙,也就放心了。”

  顾莞宁像个孩子一般,依偎在太夫人的怀中没有动弹。

  阿娇阿奕急了,各自扯着顾莞宁的一只衣袖,嚷着:“娘,我也要曾外祖母抱。”

  稚嫩童真的声音,迅速驱走了太夫人心里的唏嘘伤感。

  太夫人立刻推了推顾莞宁,嗔道:“这么大的人了,还好意思撒娇。你先让开,我要抱阿娇阿奕。”

  顾莞宁:“……”

  第739章 想通(二)

  顾莞宁领着一双儿女回府,定北侯府上下俱闻讯而来,正和堂里迅速热闹起来。

  人多了,七嘴八舌地,有些话反而不便出口。

  顾莞宁也不急,笑吟吟地陪着众人闲话。

  太夫人笑问:“这次回来,可是要在府中小住几日?”

  顾莞宁点点头:“打算住三日再回去。”

  太夫人听闻要住上三日,心情颇为舒泰,立刻打发人到罗家送信。

  姚若竹身孕刚满三个月,听闻顾莞宁回来,也是满心欢喜。和婆婆禀明,便回了侯府。反正就在隔壁,走上几步就到。

  刚进正和堂,便听到众人的说笑声。姚若竹的心情格外愉悦,笑着进了内堂。

  坐在太夫人身侧的顾莞宁转过头来,半开玩笑半打趣:“嫁的近就是好。想回来抬抬脚就到了,半点都不耽搁午饭。”

  众人齐齐捧腹。

  姚若竹的性子比出嫁前活泼了些,闻言笑道:“可不是么?我一收到消息,便急急地赶了回来。唯恐错过午饭呢!”

  太夫人笑着冲姚若竹招手:“快些到姑祖母身边来坐着,你如今是双身子的人,坐立行卧都得仔细些。别站得久了。”

  太夫人看似严厉,实则最是宽厚体贴。

  姚若竹心中一暖,应了一声,走到太夫人身边坐了下来。

  吴氏大病了一场,形容消瘦,人也沉默安分了不少。换在往日,晚辈坐在自己上首,少不得要酸上几句,今日却未吭声。

  方氏更是素来好性子,微笑着坐在一旁,毫无不愉之色。

  顾莞宁仔细打量姚若竹一眼。

  姚若竹原本身材纤细,如今养得丰润了一些,目光柔和平静,唇畔微微含笑。身上穿着宽松的衣裙,稍稍掩住了初隆起的肚皮。

  “你气色颇好。”顾莞宁笑道:“看来这几个月养的不错。”

  姚若竹抿唇一笑:“我看你的气色也很好。原本还担心你在静云庵里受委屈憔悴消瘦,现在看来,是我多虑了。”

  可不是么?

  顾莞宁面庞红润,精神奕奕,半点不像被“放逐出京”的样子。

  太夫人的目光也看了过来,莞尔一笑:“我在府里担心得吃不香睡不好。没想到你倒是养得白白胖胖的。”

  顾莞琪立刻抢着插嘴:“祖母,我和三姐去山上住了半个月。二姐每日好吃好睡,悠闲自在的很。”

  众人说说笑笑,颇是热闹。

  到了正午,府里摆下两桌家宴,男子一席,女子一席。都是一家人,也不必摆什么屏风,就这么相邻而坐,倒是格外热闹。

  太夫人心情极佳,难得喝了几杯果酒。

  顾莞宁见祖母心情好,心情也十分愉悦,一连喝了数杯果酒。还是太夫人嗔怪地制止了她:“你若是喝醉了,阿娇阿奕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