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凤回巢(重生)第582节(2 / 2)


  顾海和郑将军进了书房,半日都没出来。

  顾莞琪便待在郑府内宅。郑夫人性情爽朗,两个儿媳也都是温和好相处的性子,顾莞琪一开始还有些拘谨,很快便放了心。

  顾海用心良苦,特意为她挑了郑家来投奔,显然郑家都是可靠之人。

  郑夫人婆媳三个,明知她身份来历不同寻常,却不多问,也不问顾莞琪本来面貌如何。将晋州的生活习俗细细道来。

  初来异地的紧张和陌生,在郑家人温和如春风般的陪伴下,渐渐消融不见。顾莞琪也恢复了俏皮活泼的本性,很快便和郑家年仅五岁的孙子玩到了一起。

  郑夫人看着活泼的顾莞琪,目中露出满意之色。

  “齐婉儿”真正的身份来历,只有他们夫妻两人知晓,所有小辈包括郑源在内,都不清楚。

  郑将军曾经透露过要让幼子娶齐婉儿之事,她素来以丈夫的心意为尊,并未反对。今日亲眼看到了齐婉儿,心里倒是踏实了不少。

  到底是名门闺秀出身,教养良好,性子也活泼讨喜。易容后的容貌看着平庸,不过,只听声音,也能猜出她相貌出众。

  如果不是阴错阳差到了晋州,幼子郑源未必有这份福气,能娶到这样的高门贵女。

  ……

  顾海父女在郑家住了两日。郑家来了一位“远房表姑娘”的事,也被有意无意地传了出去。

  一切意料之中,这个消息并未引来任何人的疑心。

  这年月,家中有些败落穷苦的亲友来投奔,委实寻常。

  这位齐姑娘,倒和那些破落户不同。听闻原是富商之女,父母双亡后,变卖了所有家产,带了大笔金银来投奔郑家。有郑家庇护,在晋州这个地面上,自无人敢寻衅惹事。

  两日后,顾海便领着顾莞琪到了置办好的三进宅院里安顿住下。这处宅院,和郑家同在一条巷子里,步行不过是盏茶功夫。

  待顾莞琪安顿好之后,顾海也该离开了。

  “莞琪,我也该回京城了。”顾海狠狠心和女儿道别:“我告病不出,一直未露面。两三个月无妨,时日拖得久了,不免惹人疑心。”

  顾莞琪眼中闪着不舍的水光,面上却扬起甜美的笑容:“爹放心走吧!我会照顾好自己的。每个月我会写信,让暗卫悄悄送到京城去。”

  顾海心中隐隐作痛,深呼吸一口气说道:“莞琪,你觉得郑家三子郑源如何?”

  第890章 选择

  顾莞琪立刻听出顾海的言外之意,出人意料地一口拒绝:“爹,我知道你想为我安排好亲事,看到有人照顾我,你才能放心。可是,我现在不想嫁人。”

  “郑家上下都是好人。郑夫人会是好婆婆,郑家两位嫂子也都亲切温和,郑三哥更是谦谦君子。只是,我实在无心成亲。”

  顾海显然没料到顾莞琪会如此坚定地拒绝,颇有些意外,不知想到什么,又沉默下来。

  人不经事,不会长大。

  进宫又出宫,然后远走他乡。经过这一连串的变故,天真善良的顾莞琪,也被逼着成熟长大了……

  到底曾是天子嫔妃。哪怕是假死出宫,心里也过不了那一关。不愿再嫁人,也是怕日后万一身份曝露,会连累郑家人。

  “爹,”顾莞琪似是看出了顾海的心思,低声解释道:“你误会我的意思了。出宫之前,二姐就和我说过,等我出了宫,换了身份,只管嫁人生子,过自己的日子。不必再考虑其他。”

  “这是姐夫的天下,二姐是中宫皇后。有他们在一日,谁也不会对我的死生出疑心。哪怕有疑心,也无人会追根问底。”

  “是我自己不愿嫁人。”

  顾海拧起眉头,定定地看着一脸坚定的顾莞琪:“你为何不愿嫁人?莫非是没相中郑源?既是这样,爹便再留些日子,替你另选佳婿。”

  “不用了。”顾莞琪显然早已深思熟虑过,态度异常坚决:“爹,我真的不想嫁人。”

  “其实,两年前有人到顾家来提亲的时候,我就想和你们说了。我不想嫁给任何男子,只想留在顾家,一直陪伴在爹和娘身边。只是,这样的话有些惊世骇俗,我不敢说。爹心疼我,要多留我两年再出嫁,我心中不知有多高兴。”

  “进宫一事,非我所愿。幸好只熬了半年,我便出了宫。如今山高水远,到了全新的地方,于我而言,便是新生。”

  “我想换一个活法,完全按着我的心意活下去。”

  顾莞琪挺直了胸膛,眼睛也渐渐明亮起来。犹如两团火焰,燃出明亮炽目的光泽。

  从离开京城的那一刻,她便已焕然新生。

  既是如此,她何必再委屈自己,屈服世俗,做一个唯唯诺诺的内宅妇人?

  “爹,你相信我,不需要嫁人,我也一样能活得很好。”

  顾海哑然许久,终于叹了口气:“莞琪,你是真的长大了。罢了,你既有自己的想法,爹也不勉强你。这门亲事,便作罢。我自会和你郑伯父明言。”

  能出宫,已是天大幸事。之后的人生,便由她自己做主吧!

  顾莞琪见顾海点头应允,既惊又喜:“爹,你真的同意了么?太好了!你真是世上最好的爹!”

  一边说,一边摇着顾海的胳膊,像幼时一样撒娇,可爱之极。

  顾海看在眼中,心里又是一阵酸涩。

  从今以后,父女天各一方,想再见一面,怕是难之又难了。

  ……

  顾海领着几个暗卫,日夜兼程,赶回京城。此次远行,一来一回耗时两个多月。离开时正是六月,归来时已进初秋,天气微寒。

  知道他离京的,只有太夫人方氏和顾谨行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