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67章(2 / 2)


  入夜,无星无月,皇宫宁静地有些沉闷。

  此时将要入秋,鸣蝉虫鸟叫的凄软无力,端坐在书案之后的少年眉头紧锁,似在为什么事情发愁。他身边的风凌谙见殷怀卿这么努力,有些爱怜地摇摇头,越加想起已故的帝王殷晟,他为何突然就撒手人寰,丢下这一个孩子……

  而他却不知道,他所在的大殿之外,穿着冰冷铠甲的侍卫们早已森严戒备,只等隐藏在最后的人一声令下。

  站在镜元颖身边的殷晟默默将手中的书信握成圆球丢进水池之中,开口对一旁的镜元颖道,“真没想到,我原本一直以为谋划这一系列事情的是伏完,却忽略了看似一直默默无闻的伏家大公子。哼哼……简直可笑。”

  “陛下切莫大意,”镜元颖忍不住提醒道,“我们安排在伏府的探子,可是说这伏朗信心百倍,看似一切都部署周全,今天晚上务必会将怀卿陛下逼退……”

  殷晟低头沉思片刻,问道,“有关于伏完的消息?”

  “我派过去的探子说,伏大人知道伏朗有心谋反之后,似乎很生气,还劝阻了一番……但是一派忠心为主的样子,所以我觉得……”

  “是这样么……”殷晟未等镜元颖说完,便打断他道,“我可不敢相信,伏朗入仕途不过六七年,他怎么部署十三载?若是没有……没有一个势力根深蒂固的老臣在他身后为他打点一切,或明或暗的指示他,他哪里能做到这样?靠他弟弟?”

  一席话说得镜元颖也无法再说什么了,沉默片刻,便道,“那么陛下可有对策,以防止伏朗的势力真的超出我们可控制的范围之外?”

  殷晟倒是笑了笑,道,“以不变,应万变。”

  镜元隐眨了眨眼睛,似乎没太听懂。

  殷晟伸手揽过镜元颖的肩膀,对他道,“既然是伏完如此忠心的话,我也不需要担心什么的。他儿子逼宫,他一定回来护驾的。接下来的事情,就看怀卿的了……不过怀卿还小,他想不到的事情,风凌谙应该会提点才是。”

  酉时,柳太后端着红枣绿豆粥去看还在努力处理国事的殷怀卿,风凌谙见了她正要站起来行礼,突然有人冲进来禀告道,“陛下,伏大人带兵冲进皇宫,一路上杀了不少侍卫,正向这边冲过来。”

  风凌谙惊讶地站起身来,刚要开口问,就听见那边殷怀卿,不急不缓地开口道,“是哪个伏大人?”

  风凌谙心下一惊……是啊,刚才听见伏大人,再加上近日殷怀卿在朝上毫不留情地处罚了伏完,就情不自禁地想起了伏完伏大人,却没想到朝中可还有一位小伏大人。

  可是一直以来兢兢业业,作为甚小从未强出过头,甚至不提都不会有人记得他是伏完儿子的伏朗,会在这个时候冲进宫来?

  “回陛下,是五官中朗将伏朗伏大人。”此话一出,殷怀卿依然不急不躁,转过头看向风凌谙,问道,“风丞相,寡人该怎么办才好?”

  看似要跟风凌谙求救,可那双漆黑的眸子却异常平静,不急不躁,不慌不乱。风凌谙在心中感慨,殷家的孩子果然都不可小觑。

  “还不快来人护驾!”风凌谙对那侍卫说道。

  “回风大人,镜侍卫长已经带人过来护驾,只是伏大人的兵马数量众多,可能皇宫之内的兵马并不够……”

  殷怀卿歪着脑袋,好奇地问道,“皇宫的兵马为什么不够?伏朗为什么有那么多兵马?父皇在世时似乎并没有给他兵马啊。”

  “若无大事,兵马自然是要到需要的地方,皇宫只有用来保护陛下安慰的禁卫军,可数量上却不足以应对此番突变,”风凌谙回答道,“陛下在世时的确没有给过伏朗兵马,可能是他私底下偷偷招兵买马,也可能是伏完的人马。”

  “大胆!”小小的殷怀卿用不算威严的声音吼了一声,对风凌谙道,“风大人,父皇在世时一直器重你,可你却在关键时刻说伏大人的不是,你这可是诬蔑朝廷命官呢!”

  风凌谙一惊,连忙下跪,道,“臣有罪,请陛下责罚。”

  第二百三十一章 又见逼宫

  风凌谙这么一跪,身边不多的侍卫和太监也都跪了下去,一时间只有柳太后还站着,她沉默良久,开口说道,“怀……陛下,朝廷的事情,本宫不懂,只是风大人刚才说的也只是猜测,并没有说这背后就是伏完伏大人在搞鬼,你是不是……”

  风凌谙听着柳太后的话,略微思索,想着难道是殷怀卿怀疑他?他与伏完一直以来权益相当,不同的是他更得殷晟的信任,伏完在朝中的势力比没有结党营派一直是孤臣的他要大些。而今日上午,伏完又提了那般不好的政见。按照有野心有谋略的人来说,势力相当的大臣一定会借着这次机会除去自己的对手。

  难道……殷怀卿怀疑他是这样的人?

  风凌谙带着三分不信七分痛心抬头看向殷怀卿,却见殷怀卿托着下巴也在看着他,脸上神色淡然,没有生气或者是其他的想法。

  莫非是自己想多了?

  沉默良久,殷怀卿突然笑了起来,道,“你们都起来吧。”

  风凌谙抬头看了看殷怀卿,见他在对自己笑,便想到,这“你们”二字,也是包括自己的吧?

  于是他犹豫了一会儿,便站了起来。其他人见风凌谙站了起来也跟着站了起来。

  “伏朗的人马到哪儿了?”殷怀卿问道。

  “回陛下,听外面的吵闹声,估计已经到灵虚殿那边的。”

  “灵虚殿?”殷怀卿沉吟道,“若是吵醒红音姐姐,姐姐可是会生气的。她一生气,父皇……父皇的计划是不是就会马上结束了……”

  红音做事向来只凭一时意气,若是此番能不打乱他父皇的计划,随她怎么玩。若是乱了,那岂不是……

  殷怀卿的声音很小,站在他身边的柳太后似乎听见了“父皇”二字,便问道,“怀卿,你说什么?”

  她本该叫他陛下的,可这称谓一时半会儿真是难改,尤其还是在知道殷晟并没有死,还会再回来做皇帝的基础上。

  “没什么,”殷怀卿摇头,又问风凌谙道,“风丞相,这许昌之内,谁手下的兵马最多?”

  “若是兵马最多,当属红音将军,只是红音将军大部分兵马都在边疆,而先前手中也握有兵马的陈仓王殿下,因为红音将军一事将所有的兵马都上交给了先帝,若说此时可以急用的兵马只有……”说着,风凌谙眼睛一亮,突然意识到了殷怀卿刚才发火,还有一直隐晦的暗示都是什么意思了。

  他平静了会儿心绪,对殷怀卿道,“陛下,许昌之内兵马最多的只有伏完伏大人,伏大人忠君无二,一定会带兵前来营救陛下,并且大义灭亲的。”

  “风大人所说甚是,”殷怀卿点头道,“务必要让所有大臣知道伏大人如此忠心,为了寡人毫不留情地斩杀了自己的儿子,真乃国家之栋梁,忠君之典范。”

  “臣明白。”风凌谙甚至想笑,不过他忍住了,一脸认真地应着殷怀卿的话,便出去下令了。不过走之时,他心中微微有些感慨,这殷怀卿的手段,比当年的殷晟有过之而无不及,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啊。

  待风凌谙走之后,殷怀卿想着,无论如何红音都应该被吵醒了才对,让她坐视不理是不可能的,便对下面的侍卫道,“你去让红音将军带着她现在可以立即调动的兵马过来这边护驾。”

  这侍卫是之前一直跟着镜元颖的,被镜元隐带的有些天不怕地不怕的,居然还开口质疑道,“陛下,镜侍卫长的兵马已经守在门外了,红音将军的兵马难道不应该出去迎战吗?”

  出去迎战?她迎战了伏完还打什么?

  殷怀卿见他没想明白,也不急不恼,只道,“你且下去通知便是,若是你怀疑寡人的决定,大可将此告知镜元颖,听听他是不是也质疑寡人。”

  这侍卫有些怀疑地看着这个不过十岁大的孩子,难道不应该越看越觉得不可靠吗?为什么对上这双黑曜石般的眸子之后,他突然不想说任何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