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3章(1 / 2)





  她全身一僵。身体的亲密贴合,纵然隔着无数层衣料,也带着燎原之势瞬间攻克了她的理智。她感觉到他在吻她颈下的肌肤,苏合香是令人眩晕的香气,她难受地道:“陛下……不要这样……”

  他仍然在轻轻啮吻着,耍赖一般地问:“不要哪样?”

  她轻轻喘息着道:“陛下不要……不要办仲将军的罪……陛下身边只有他了啊……”

  他的动作突然停了下来。抬起身子冷冷地看着她,容颜上的情/欲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朕在梁国时,是个不受生父待见的偏远藩王;朕到了长安,便成了让忠臣良将齿冷的软弱皇帝。”他的剑眉斜斜一挑,“如今竟落到要一个女人来劝谏了。”

  她好不容易半撑着身子坐起来,长发都散了,身躯犹软得没有力气,却竟然抬臂环住了他的腰。他挺拔的身形骤然僵直了。她将头轻轻埋在他胸前,不让他看见自己的表情,慢慢地道:“阿暖知道,子临戒急用忍,终有一日,会成大靖明君……子临,你将那道圣旨撤了,我……我入宫来陪你,好不好?”

  他一把抓起她来,逼她与自己对视,话音都在颤抖:“你说什么?”

  她的眸子里蒙了一层雾,“我说过,我会一直陪着你,你忘了么?”

  他没有忘记。

  她说过的每一句话,他都记得清清楚楚。

  可是,他从来都不相信。

  她的父亲姓薄,她的母亲姓陆,不论从哪一方面看,她与他,都是天然的敌人。

  可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纠缠!

  她是那样聪明的人啊——她此时此刻如此说,心里又在做什么打算呢?他有的时候,真想把她那颗心挖出来看看,看她对他到底有没有一星半点的……

  他突然放开了她,坐起身来,白袜履地,径自走到书案旁,扯下一方白帛,便飞快地书写起来。

  非王命不书帛。她没有动弹,便看着他的刀笔上上下下地晃动,好像完全知道他在写些什么。写完之后,他径自拿过一方玉玺,“哐”地一声,便印了上去。

  他这才转过身来,对着她,笑了。

  他这一笑,便晃了她的眼。

  仿佛天下的灿烂日光都被统摄进了那双眸子之中,他笑得极是开怀,好似一点芥蒂都没有了。她看着他笑,心境竟然也轻松了许多。

  他指着自己的鼻子道:“知道朕在笑什么吗?”

  她摇摇头。

  他道:“朕在笑仲隐。那个浑人,竟能想出向你提亲的浑计策。”

  她一怔。

  他又道:“最不可思议的是,这样一道浑计策,竟然比朕的玉佩和白雁都要奏效。”

  她的脸色唰地惨白,又唰地绯红,她陡地一下站了起来,“陛下与仲将军……”

  他桀骜地一挑眉,“他是朕的朋友。”

  她不能置信,“你们……我……”

  “后悔了?”他又笑起来,将那帛书一卷,扬声喊:“孙小言!”

  孙小言颠颠儿地窜进来,薄暖一瞬间福至心灵:“孙大人也是——”

  “你后悔也没用了。”顾渊将帛书交给孙小言,孙小言又对薄暖眨了眨眼,还是那副在梁国时的惫懒相。“你当时是怎么说的?天子娶妇,当明慎聘纳?朕觉得你说得不错,所以送聘礼的轺车已经出发了。”

  她——她那日说的明明是天子娶妇,当广择采女!他断章取义!

  她愤怒地往外走,却被他无赖地拉住了袖子。一个眼色,孙小言揣着圣旨退下了,还特意合上了门。

  “你真的不愿意吗?”他低沉着声音问她,“嗯?”

  她咬紧了唇。

  “你如若不愿意,”他的笑容渐渐收敛,声音仿佛来自深渊之底的诱惑,“你只要说一句话,朕便让孙小言回来,然后放你走。你只要说一句话,朕保证,今生今世,再也不来叨扰你。”

  “咝”地一声,嘴唇被她自己咬破了。他耐心地等待了近半炷香的时间,便看着她孤独的背影,手紧紧地攥着她的手。手心有冷汗,不知道是谁的。两个同样年轻的人,突然陷入这种好似永远也不会完结的沉默,似沙场之上,临战之前,那乌云低垂的僵持。

  谁也不愿先开战,谁也不愿先认输。

  半炷香过后,他慢慢地走到了她身前。她眸中的雾气一时之间好像全部融成了清亮的水,在她的眼眶里忐忑地荡漾着。

  他抱住了她,轻轻拍着她的背,好像在哄一个小孩子,“不要哭……不要哭呀。不是说好了么?你是要陪着朕的。朕也很孤独……”他又放开怀抱,轻轻捧起她的脸,安静地凝视着她,“你看,这一次,我没有巧取豪夺,也没有用险使诈。可是,你还是没有离开我。”

  “阿暖,你心里,也不愿意离开我,对不对?”

  ☆、第34章 琴瑟静好

  皇帝身边的常侍孙小言穿着正色朝服朝靴,来广元侯府宣旨。

  帛书上的字迹拗折有力,仿佛还带着跌宕的心绪,措辞却是极其的简洁:

  “着丞相广元侯女薄暖入宫待封。”

  薄安的身子晃了两晃。他抬起头问孙小言:“孙常侍,小女……”

  “女郎现在未央宫里呢,有人伺候着,君侯不必担心。”孙小言笑不露齿,“陛下是真心疼她的——君侯快接旨吧。”

  薄昳扶着薄安接旨,待孙小言离去,薄昳方道:“父侯……需要去一趟长乐宫么?”

  “不去。”薄安径往回走,“长乐宫对这样的事情,只会赞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