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3章(1 / 2)





  薄暖还未回应,忽听见外面起了一阵吵嚷推阻之声。

  顾渊眉头一拧,扬声喝问:“何事?”

  “回、回陛下!”孙小言气喘吁吁的通报声伴随着惊骇和恐惧,“是长秋殿的长御攸华来报!报说——报说,皇太后——”

  “陛下!”是那女官攸华尖锐的声音骤然割裂了沉寂的夜空,“太后崩了!”

  作者有话要说:《周易·乾卦》:“上九,亢龙有悔。”《象》:“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意谓盛极则衰,得意的状态不会保持很久,必有败亡之悔。

  ————

  文中的地名大都是汉朝的地名,只有“云州”是我编的_(:3∠)_

  ————

  其实,文太后大约是《江山别夜》里,最贴近现实的一个女人了吧……

  ————

  祝看文的朋友们节日快乐!

  ☆、第98章

  冷落的秋风哗啦拂进了长秋殿。

  藻绘云龙的殿梁上是一条长长的白绫。长风穿堂而过,拂得那白绫飘飘荡荡,好像还依附着无处可归的忧伤魂魄。悬梁的人早已被解下,唯有白绫上的刺目血迹提示着方才发生的一切——

  痛苦是真的,死亡也是真的。

  那血深到极处便成了黑,仿佛殿外永无尽头的黑夜。

  顾渊走进来时,脚步猛一踉跄,一旁的薄暖连忙扶住了他,转过头去,脸色亦成惨白。

  小黄门呈上一只漆盘,盘中赫然是一方蘸血的白布。“陛下,此是太后遗物。”

  顾渊看过去,灯烛点起来了,遽然的明亮令他视域一眩,映照出白布上三条血淋淋的横杠。

  这是什么意思?他的心在不断地下沉,下沉,仿佛被按进了水里,被水草缠得窒息了……

  薄暖双目微红,“她是不愿看陛下受臣下的胁迫……”

  顾渊闭上了眼。有了灯火,黑暗反而显得更暗,隐在朦胧的角落里,似乎只要他稍一表露出虚弱和疲惫,就会立刻扑上来将他吞噬干净。

  他何尝不知道?

  他何尝不知道,阿母在帮他。阿母用一条性命在帮他!

  顾渊死死地抓住了薄暖的手臂,好像唯有这样才能汲取到一点继续挺直身躯的力量。突然,他回过头去,对孙小言厉喝:“传朕的中旨,捉拿薄安、薄昳及其党羽,立刻!”

  孙小言带着内侍们跑了出去,便如暗夜的羽翼在长安城里张开了,刹那了无踪迹。薄暖的身子晃了一晃。顾渊突然紧紧抱住了她,下颌抵在她的肩窝,嘴唇轻擦她的颈项,好像要咬断她的喉咙一般——

  “不要离开我。”他喃喃,突然发狠一般收紧了怀抱,仿佛要将她揉进自己的血肉之中,“不要离开我!”

  大正四年九月,皇太后文氏自经于长秋殿。皇帝力排众议,为太后定谥孝怀皇后,与孝怀皇帝合葬思陵。

  这一年的生离死别似乎来得太过频繁和密集,顾渊站在母亲的梓宫之前,听着内外命妇山崩地坼一般的滔滔的哭声,心里却空寂如死。

  他的母亲,生前到底有没有过快活的日子?

  他不知道,他永远也不会知道了。

  薄太后走到他面前,安慰地拍了拍他的手臂,然而这老妇人的安慰似乎也并没有多少效用,她悲哀地抬起眼帘道:“待你母亲的丧期过了,祖母便归政于你。”

  顾渊没有说话。

  如果不是他母亲的死,薄太后会这样乖乖地让他亲政吗?

  握着母亲用生命给他换来的权力,他只觉得羞耻。

  薄太后长长叹了口气,“你将广元侯府的人全拿下了,老身并无异议。只是这样一来,你让阿暖如何自处?”

  顾渊低低地道:“你们薄家早就抛弃阿暖了,这时还有脸提她?”

  薄太后却没有生气,只是一瞬也不瞬地看着他,“老身只是怕她变成第二个孝愍皇后。”

  顾渊猛地抬起冷厉的眼,“她不会!”

  ***

  廷尉黄济,三角眼,瘦削的脸上透出十二分的精明,不似他的前任朱昌那般耿直到死。

  他领着廷尉的官员们守在大门前,恭迎帝后的车辇。

  顾渊先自御辇上下来了,再回身去扶薄暖下车。四年来,这已成他的一种习惯。薄暖抿着唇将手放入他的手心里,一言不发地随他走入廷尉寺。

  黄济躬身延请道:“广元侯府一门上下一百二十三人,俱在狱中关押,听候陛下发落。”又迟疑了片刻,“只是赵王太傅还未找到。”

  薄三郎?顾渊目光一沉。他看了看身边的人,彼沉默的面容上化了浅淡端庄的妆,清丽,而虚无。他握紧了她的手,“有劳黄卿带路。”

  黄济提了一盏灯领帝后二人往牢狱中去。薄安身份不同于一般的薄家人,单独被关押在一间四壁空空的干净牢房里。狱卒打开了门,薄暖却止住了步子。

  “去吧。”顾渊温声劝慰,“去跟他说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