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15节(1 / 2)





  “是给安仁的?”

  万氏总算有了回应:“嗯。”

  胡安文索性挨着她坐下一勺一勺的喂汤:“都说要让孩子好养活,须得起个贱名儿,凡事都要反着来,你可是觉得安仁太过活泛,所以做了这样素净的颜色,好叫她安生一些?”

  万氏的动作顿住了。

  胡安文十分有自觉:“我不说了,你继续做。”

  胡安文只是随口一句,但是万氏却犹豫了,拿起针线绣了几下,顿住,望向胡安文:“当真素了?”

  胡安文一脸真诚:“素了。”

  万氏有些懊恼的放下绣品,不说话了。

  胡安文暗中苦笑,不管什么事情,只要是和女儿有关系的,即便她是冰山做的也能融化一角与他说话置气,宣泄一些情绪。

  万氏对丁凝的吃穿用度都很上心,明知道她在国公府的照顾下必然是吃穿不愁,但还是会送去很多东西,唯恐丁凝身家单薄。京中贵妇多不胜数,但能恣意潇洒,吃穿用度毫不操心的却少之又少。她做母亲的,有些事情帮不上忙,甚至是一个大的拖累,但是在力所能及的事情上,绝不马虎。

  “是我忘了……”万氏感叹一声。

  “从前瞧着她整日活蹦乱跳,怎么都还是个孩子样子,穿上稍微鲜红些的颜色,就像个小炮仗。我总是给她准备素雅的衣裳,望着她穿上了能像个姑娘家,没想一眨眼,她已经是国公府的媳妇,也不再活蹦乱跳了。”

  胡安文瞧了一眼放在边上的绣纹图案册子,直接拿过来翻看,指了一个颜色鲜艳些的纹案:“这个就不错。”

  万氏的注意力瞬间就被拉开,和他并在一起翻看纹样,脸上的愁容也渐渐消失,最后颇为满意的选了一个新的,命人重新选料子和绣线。

  拿着喝完了的汤碗出来的时候,一旁的下人殷勤的奉承:“还是大人最懂郡主,郡主平日里都不怎么说话,只有大人回来了才会说上几句。”

  胡安文:“郡主平日里做这些费力的活儿,你们也别干站着。掐着时间差不多,须得催促着郡主歇一歇,否则要你们有何用?”

  “是。”

  探望过万氏,胡安文就去了书房,落座之时,他苦笑了一下。

  书房被人翻动过。

  自成亲之日起,她虽然再也不逼问对付俞王之法,却开始默默地找寻证据。

  当年老俞王谋反,俞王一脉延续至今仍享尊荣,他这个表亲,理应被怀疑是有助于当年俞王谋反的事情。现如今,当今圣上正值盛年治国有方,朝臣新贵有才之士层出不穷,俞王除了之前闹腾过几次,被及时的镇压整治后,到现在为止基本上已经翻不起什么浪花。虽说卧榻之侧有这样一个一直虎视眈眈龙位的人存在,但俞王没有实质性的行动,齐北斋就要继续遵从当年的结果,当做什么都没有。

  所以,万氏在明白自己无法公然刺杀报仇,也不能再靠着等待俞王野心膨胀的时候,开始有了新的想法,也是一个侥幸的想法——

  证据,一定还有证据。

  只要找到当年真正谋反带兵拖延,在战场上公然反叛屠杀亲兄弟的是俞王,那么沉冤昭雪,为多年来的冤屈讨一个说法,便指日可待!

  第231章 情窦

  嘉荫郡主做的这些,胡安文多少都当做没看见,按照原先的模样将书房规整一番,就继续做自己的事情。

  成亲之后,俞王对他这个表亲也有了些疏离和质疑,但俞王一脉到了今日早已经翻不起什么浪花,他无畏再添敌仇,再质疑疏离,也是点到即止。

  而今朝野上下,最受人瞩目的是已经长大成人的太子殿下。

  齐佑宗这个太子因为教养方式就与其他的皇室宗亲不同,所以为人品性也算得上是一股清流。他勤奋好学,虚心也有决断,自从帮着皇帝开始处理政事之后,缕缕得到大臣们的赞赏,齐北斋对这个儿子也是十分的满意。

  既然太子回朝,关于太子妃的人选,也成为了容皇后的一块心头大石。

  再加上齐佑宗整日关心朝政,旁的事情一概不问,容皇后偶然问起他心仪什么样的姑娘,他总是顾左右而言他,让容皇后十分的头疼。

  齐佑宗自己也是被问的怕了,一开始还安安分分的留在东宫学东西,最后索性时常往国子监那头跑,接触的多了,对宁无居这位老先生十分的推崇,来往间渐渐地多了起来。

  宁无居是个老不羞的,做人没什么条条框框,不拘小节得很,也正因为这样,即便满身才华,一画千金,年过半百依然没个什么枕边人相伴,至今为止,只有一个养子宁伯州,好在宁伯州没有学他这幅放荡不羁的样子,是个正经人的样子,顺理成章的,齐佑宗与宁伯州也渐渐地熟稔起来。

  这一日,齐佑宗未免再次被母后逼着选太子妃,早早地往国子监那边寻宁伯州说说话。可惜宁伯州今日有些忙。

  “这是什么?”齐佑宗翻看着宁伯州找出来的几本书,觉得稀奇得很——这里头都是经商的书,还有一些商贾游记,主要记载一些所见所闻,包括特别的店铺,特别的商货,就连特别的招牌语都有。

  齐佑宗觉得奇怪:“宁先生怎么看这些?”

  宁伯州丝毫不觉得自己看这个有什么不对劲,“阿婕近日又收了一家铺子,还缺了一个招牌语录,太子殿下若是有兴趣的话,可否帮忙一起想想?”

  招牌语?

  就是招揽商客用的?

  齐佑宗觉得十分的稀奇:“都说宁先生才华盖世,一字千金,没想到竟然会帮人写招牌语,招揽商客,这可不是一般的文人能做的出来的。”

  宁伯州翻书的手顿了顿,旋即轻笑起来:“文人一样要吃饭喝水,这些东西都是银子换来的,又不是能自己天生天养,何须底看商人?只要自食其力,各凭所能,都是值得尊重的。”

  若非齐佑宗知道宁伯州和丁家大姑娘的事情,他还真的会为这个说法感到吃惊,眼下也只是若有深意的一笑,帮着翻看。

  但凡是关于丁婕的事情,宁伯州向来是做的又快又好,不出一个时辰,已经列出了数十条招牌语,一字一字写的十分的认真,齐佑宗读完不禁咋舌:“若非知道你是宁老先生的高徒,还以为你是什么商界奇才。”他感叹一声:“你不去做商人真是可惜了。”

  宁伯州挑眉,非但不觉得太子殿下是在贬低自己,还多了几份兴趣在里面:“这么说,太子觉得我与商人十分般配是不是?”

  齐佑宗大开眼界。

  招牌语选好了,宁伯州选了一只绣纹精美的袋子装着这些招牌语,含笑往丁府那边去。

  若说平日里齐佑宗只是道听途说关于宁先生对丁家大姑娘的痴情,那今天算是眼见为实,钦佩不已。

  “宁先生要去丁府?”

  “正是。”宁伯州整装待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