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训导法则_126





  商业街,屈舞的奶茶铺子斜对面,那间拥有好几位帅气适应和一位更帅气老板的咖啡棚子!

  “所以你知道为什么危机办和特管委要把远星社列为爆炸事件的重要调查对象了?”沈春鸿声音低沉,“他们推测,薄云天死后,远星社分裂成了两个部分。一个是现在已经停止活动的,薄云天这一派的人,另一个是现在仍然以远星社名义活动的成员。这一批人隐藏身份,正在有目的地寻找巨型骸骨。”

  沈春澜终于完全明白了:“所以危机办认为,图书馆的爆炸事件也是他们弄出来的……”

  第一次发现巨型骸骨的是远星社。骸骨缺失了一部分,极有可能是远星社的人盗走了。

  第二次发现巨型骸骨的仍然是远星社。他们没来得及直接从骸骨身上盗取样本,于是袭击了乔弗里的运输车辆,盗走样本。

  让乔弗里愤怒的是,在沈春鸿前往新希望学院的生科系拿走dna样本的时候,危机办和特管委事实上已经知道远星社参与到事件之中。但他们没有向乔弗里发出任何警告。

  无论是乔弗里,沈春鸿还是运输车,完全是在没有任何防备的情况下收到了袭击。

  乔弗里的运输车一旦关闭,则完全密封。它从上海开到北京,一直到进入生物科学系的地下停车场,直接与实验室接驳,这个过程中没有任何漏洞。

  而在图书馆地下车库门口接收资料的时候,运输车必须敞开。那是袭击者唯一下手的机会。

  新希望学院的出入管理很严格。这次袭击让危机办和特管委得以确定范围:袭击者当时就在学院里。

  沈春澜:“……所以你才要告诉我这件事?你担心学校里潜伏着远星社相关的人?”

  沈春鸿只“嗯”了一声,沈春澜的手机忽然闪动了一下,没电关机了。

  他惊愕地看着手机,半晌才塌下肩膀。

  爆炸发生的时候,沈春澜也在现场。除了他、沈春鸿,在车里的司机之外,现场只有负责搬运资料的人,以及那位英俊非凡的混血帅哥。

  混血帅哥是爆炸发生之后立刻前去检查样品的人。

  沈春澜咬了咬嘴唇:那个男人无疑是最可疑的。

  但乔弗里调查认为,他和沈春鸿两人都没有问题。

  这个结论令人困惑。

  沈春澜记得,爆炸事件发生后,留在这儿等待调查的是沈春鸿,而立即离开北京返回上海,甚至飞回澳大利亚的,是那位混血帅哥。

  除了爆炸事件本身的疑点之外,他无法释怀的还有远星社本身。

  分裂成两个的远星社,以rs为名经营咖啡馆的狼人老板。

  以及一个刚刚冒出来的新问题:远星社这样的民间组织,它是怎么获得运营资金的?从沈春鸿的描述中可以看出,远星社很庞大,人数众多,维持它运作的资金绝对不会太少。

  事情远比他想象的更复杂。沈春澜隐约觉得头疼,转身招呼饶星海一起进入烤串店。他推开门让饶星海先进,这时才发现饶星海的嘴唇被冻得发紫,指尖甚至已经白了。

  “好冷好冷好冷……”饶星海窜到已经热闹开吃的一桌人旁边,周是非地招呼他:“坐这里坐这里。”

  桌边就空着两个位置,面对面,不相连。饶星海只好坐到了周是非旁边,二话不说端起面前的热汤就灌。

  沈春澜坐在了席微韵身边,他目光落在饶星海身上。在这样冷的夜里,饶星海的穿着实在显得单薄了。

  黑色的羽绒外套有些短,衣下还露出了里面的毛衣下摆。这衣服显然不新,但还算干净,饶星海伸手取烤串时,衣袖往后缩,甚至露出了手腕。

  屈舞正在绘声绘色跟众人重复着刚刚听证会上系主任与方小满对峙的一幕,声音姿态惟妙惟肖,仿佛系主任年轻时的模样。

  “……我愿意维护他们的认真。——阳得意你别笑!真的,系主任真的就是这样说,那一刻他就是我的偶像……”屈舞的脸上仿佛散发着憧憬的光芒,“我人生第一个偶像是我爸,第二个偶像是巴菲特,系主任就是我第三个偶像。”

  席微韵身边坐着宫商和罗燕,她正在跟两个姑娘讲自己师兄的故事。

  “……他叫宋祁,这是一个诗人的名字。但他做的事情一点儿不浪漫,成日跑深山老林里挖矿来着。”席微韵想了想,更正自己的说法,“或者不是挖矿,叫探索矿脉?反正他说,他是一个矿物猎人。”

  沈春澜的心思并不在聚餐之上,他来这儿是打算给学生买单的。借老板的充电线把手机充上,再联系沈春鸿时,他哥言简意赅回复了一句“先睡觉,反正讲得差不多了”。

  他是差不多了,但沈春澜心里还有许多困惑未解。

  咖啡馆原来与远星社有关,这大大出乎沈春澜预料。那位急病爆亡的狼人社长叫薄云天,而咖啡馆的老板姓薄,也是个狼人。

  沈春澜现在基本可以确定,薄老板就是薄云天的儿子。显然,他和父亲之间的狼人基因传承依赖的是正常的生育模式,这意味着薄老板身上的狼族基因与人类基因结合得更加紧密。他是狼人中少见且优异的那一类。

  薄云天死后,远星社名为解散,实际分裂。沈春澜隐隐察觉,在这个事实里,很可能隐藏着一些可怕的秘密。

  回到座位上的时候,席微韵正讲到有趣的地方。

  宋祁到席微韵的高中开校友讲座的时候,是他去当矿物猎人的一年之后。这一年里,他去了大兴安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