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5章(2 / 2)


  “王妃。”一个领头的兵士站了出来,为难地道,“殿下吩咐了,请您不要离开这座后殿。”

  她只好往后退。却又见到张迎正急匆匆从甬道上赶来,奔到了阿寄的面前。阿寄捧着那一件吉服正想问他,他却拽住阿寄的衣袖将她往后殿里拉。

  “郎主不放心,一定要奴婢来看看您。”大冷的天,张迎却来回地跑出了一身汗,“阿寄姐姐,算奴婢求您,您就别给殿下添麻烦了……”

  她苍白着脸点了点头。是了,顾拾说了的,不要给他添麻烦,她给他添的麻烦已经是太多、太多了……

  “姐姐。”张迎将她推进房中,冷静了颜色,认真地道,“您不要觉得郎主是一个权欲熏心的人。他做这一切都是为了您。”

  阿寄笑了一下。她应是相信的,可她相不相信,有什么用呢?

  她现在只担心他的伤势,便这样也不可以么?

  “姐姐。”张迎道,“您需要好好地睡一觉。”

  ***

  阿寄不知道自己这一觉睡了多久。她似乎是做了一个漫长的梦,梦里春光灿烂,小园杨柳中飞出秋千,银铃般的笑声从高墙里递将出来。她不知道自己所梦见的人是谁,她甚至没能看清楚他们的脸。

  她有时又会挣扎着醒过来。这房中会有人送来一日三餐,只十分简陋,摆在案上,不一会儿便凉了。她强撑着吃一些,然后看一会儿书,再沉沉地睡过去。

  未央后殿里的这间小室,连窗户都没有,她无法分辨昼夜。又坠入那个梦里,梦里的人都是那么快乐,而她自己的身体却被一块大石头压住了,动弹不得,想呼救,却发不出丝毫的声音,只能在稀薄的空气中拼命地喘息,像一条濒死的鱼——

  “阿寄?阿寄?”

  有人在低声唤她,那声音柔软,像是纤细的骨骼里绾着柔韧的丝,令她心中生出脆弱的怜惜。这怜惜令她想起来,自己在这世上还有使命在的,她还要保护一个人,她对父亲、对自己、对他,都认真地许下了承诺——

  “阿寄,”微微的苦笑,伴着轻轻的咳嗽,“我回来了,你倒是好睡。”

  你……你回来了?她皱紧了眉头,想从梦魇中抽身,鼻端忽而闻见一股不同寻常的血腥味。

  一个温暖的怀抱带着倦意轻轻地拥住了她,而那血腥味,好像就从……

  阿寄猝然睁开了眼。

  敞亮的天光刹时刺痛了她的眼。然后她才感觉到少年的怀抱,他的衣襟凌乱地敞开,胸膛上草草地包扎了两道布条,鲜血不断地渗出来,殷红的颜色染透了白布和青衫!

  她挣了一挣,顾拾感觉到了,低头,声音沙哑:“醒了就好。你就这样睡了三天吗?”

  三天?她愕然。手撑着床坐起来,长发散乱地披落在枕上,她那一双会说话的眼睛里此刻满是焦急,正一眨也不眨地盯着他的伤口。

  他便又笑了。只是这笑的弧度甚轻微,他的长发掩了表情,双眸微阖,似乎是立刻就要睡去了一般:“我休息片刻便好。外边局势未定,我受伤的事,只给你一个人知道。”

  他好像在与她分享一个刺激的小秘密,声音却愈来愈微弱。她却浑身都发起抖来,既震惊,又苦痛。

  他合上了双眼,很快就陷入了沉睡。他的手还握着阿寄的手,俄而慢慢地滑落了下去。她将自己的手一分分地抽了出来,怔怔地坐了很久,忽然披衣而起。

  房中的案上放了吃残的半盒糕点,已然凉了。她将糕点吃完,犹觉腹中饥饿,走到门边,犹豫了片刻,小心地将门推开一条缝——

  却见这小小的房室之外,仍是站满了红衣黑甲的兵士,比他回来之前的守卫更多了!

  “……是王妃吗?”有人忽然发问。

  这个陌生的称呼令阿寄错了错神。

  唤她的人却是张迎。彼满脸焦急地迎了上来,压低声音道:“阿寄姐姐,劳驾您同郎主说一声,我们找到袁先生了!”

  ***

  三日之间,长安城风云突变。

  皇帝顾真被钟嶙俘虏,丞相孙望却纠集诸路将领的兵力,在城内与钟嶙的北军展开了巷战。这孙望是个笃信卜算的老头,在荆州第一眼见到顾真便看出他有天子命格,从此死心塌地追随于他,此时无论如何都要负隅顽抗。

  而与此同时,天光大亮的未央宫北阙上,迎着朝阳展开了一面“靖”字大旗。

  旗下的少年身姿挺秀,眉目如画,眼神泛着金属般的冷。

  他在城头督战了整整三日,从昼到夜,不眠不休。三日之后他离开了,而军心已大定。

  因为三日之后,城内惶惶不安的人群中间开始流传起一个说法:前靖孝冲皇帝临终之前,曾分别密召了郑嵩和阮晏,各宣了一道密旨;如今郑嵩已入了土,而阮晏所获得的那道密旨,正给阮家孤女作了陪嫁、而递入了顾拾的手里。

  人心在寒冬的深土下蠢蠢欲动,血流漂杵的喊杀声还未结束,**的腥气就再度从这尸山血海之中蒸腾了出来。

  ☆、第44章

  太阳从山岭间缓缓升起, 一分分照亮残雪堆积的长安街道。刀兵之声从三日之前开始直到此时仍未断绝, 残兵剩勇往城内里坊深处逃窜, 家家户户门窗紧闭, 纵是旗亭上敲响了清晨的钟声,昔日繁华的长安城也仍是一片萧条。

  一个身形瘦削的灰衣人怀中抱着一只油纸包裹,避开混战的兵士往城西北的里坊走去, 这里地处偏僻,仿佛是荒无人烟一般。他在一户院落门前停了脚步, 见这院落与其他家户不同, 竟是柴扉大开,心中起了疑窦, 快步往里走去。

  院中积雪没有人扫,却布满乱七八糟的足迹,踏进小屋,墙角堆垛的稻草都被打散, 和原是挂在墙上的蓑衣和农具一起胡乱散了一地。他有些着急了,只得喊出了声:“林夫人?林夫人, 是我,袁琴!”

  厨房的灶台上还留了半颗红薯。他走过去,拿起那红薯看了看,已是发霉了。他不由得皱了眉。

  为了报仇大计, 他已很久没有来看望恩人一家了;不知他们到底是如何了?

  “阿铖!”他扬声道,“我是小叔叔,我带了肉来!”

  灶台后面窸窸窣窣的声音响起, 一个小小的、满脸涂满了煤灰的脑袋探了出来,满是恐惧地扫视了一圈,见到他之后,眼睛便突然亮了:“小叔叔!”

  “阿铖!”袁琴忙走过去,“你娘亲呢?”

  在灶台和稻草堆中间的角落里,还斜斜地靠着一个妇人。她是清醒着的,一身衣衫褴褛,嘴唇干燥地裂开,目光慢慢地移向了袁琴,想起身,却又蓦然摔跌下去。

  袁琴将那油纸包塞给阿铖,便过来扶那妇人。妇人看了他一眼,并不说话,便由着他给自己喂水,看着他在灶台上收拾一番,便开始生火做饭。